政績觀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“總開關”,是衡量價值取向、指引行動方向的重要標尺。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力軍和排頭兵,黨員干部當以正確政績觀為引領,筑牢民本思想根基、涵養系統觀念格局、鍛造實干擔當本領,砥礪奮進、勇毅前行,將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“愿景”變為觸手可及的幸福“實景”。
校準“以民為本”價值坐標,以民生溫度丈量初心厚度。人民是正確政績觀的核心,是干事創業的價值源頭。唯有將人民群眾的需求轉化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才能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書寫出人民滿意的答卷。構建智慧化響應體系,搭建“網格化+大數據”信息平臺,實時匯總民生實事、網格巡查、智能預警等數據,精準繪制“民生熱力圖”,完善“村民點單—支部派單—黨員接單”閉環機制,實現“人在網中走、事在格中辦”,讓民聲第一時間得到響應。升級全周期關懷體系,開展困難群眾急難愁盼“1對1”暖心關愛行動,推進“黨建+”村社居家養老模式,加快“鄰里中心”共享食堂、文化禮堂等建設進度,豐富拓展“一老一小”幸福圈功能,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“一站式”貼心服務。優化基礎性保障體系,推進鎮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,實施村組道路硬化黑化、農田水利設施升級、鎮區美化亮化等工程,完善群眾生產生活基礎條件,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,讓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。
涵養“功在長遠”胸懷格局,以當下定力厚積未來潛力。正確的政績觀是立足長遠、著眼大局,以人民的長遠福祉為價值導向的。鄉村全面振興是持久戰,既要立足當下做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實事,也要著眼未來做打基礎、利長遠的好事。釋放“土地文章”強活力,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,統籌土地、資金、人才等資源,盤活閑置廠房和集體建設用地,實施“小田并大田”“土地入股+保底分紅”等模式,打造千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,讓“良田”真正回歸“糧田”。挖掘“新興業態”新潛力,深入實施“互聯網+農產品出村進城”工程,成立鎮級強村公司,通過“1+N”共富聯合體模式,加強“村企所”合作,推動農村電商發展,讓“土地生金”與“產業生財”同頻共振。提振“工業集群”驅動力,圍繞醫輔器材、中藥材加工等優勢產業精準發力,實施“鏈長制”招商,推動億元級項目落地,形成“龍頭帶動、集群發展”格局,讓群眾在“家門口”端穩“產業飯碗”。
錘煉“敢作善為”能力本領,以實干動能提升發展效能。踐行正確的政績觀,離不開一支政治堅定、能力出眾、作風扎實的干部隊伍。唯有素質本領過硬,方能將正確政績觀轉化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動力,齊心協力創造出經得起檢驗的實績。實施固本培元強基工程,堅持把加強干部思想素質教育擺在首位,創新“書記領學+專題研討+實踐轉化”模式,邀請專家授課、先進典型現身說法,推動干部在學思踐悟中增強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。實施賦能提質淬煉工程,完善“3+1”幫帶機制,深化年輕干部“包網入戶解難題、重大項目攻難關、消薄增收挑重擔、矛盾化解練真功”四大行動,助力年輕干部在鄉村全面振興主戰場快速成長、建功立業。實施廉潔護航致遠工程,健全事前預警機制,探索“三步一閉環”廉政談話機制,常態化開展“旁聽庭審、情景教學”警示教育,以案為鑒、警鐘長鳴,引導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懼、守底線,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。
(作者:李璀華,系連云港市贛榆區厲莊鎮黨委書記,一級主任科員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