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木飄香、產業興旺,城鄉蝶變、民生溫潤,走進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澧浦鎮,你會看到,傳統苗木經濟向三產融合的華麗轉身,低效用地煥發綠色生機,古村落的文脈與現代文旅碰撞出璀璨火花,數字化治理為鄉村注入智慧基因,民生暖意浸潤每一寸土地。
今日的澧浦,既有產業繁茂的蓬勃氣象,亦有城鄉共美的詩意棲居,更將百姓的“小日子”編織成幸福圖景。這里的故事,是傳承與突破的交響,更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鮮活答卷。
產業新章 繁花鋪就轉型路
澧浦鎮素有“花木之鄉”的美譽,但這里的故事遠不止于花田苗圃。4月26日,來自江蘇主做水培綠植及造型盆景的嚴先生來到澧浦花木城,看到不少園藝商戶通過水系、假山、隔斷等造景技術,把金葉箬竹、海島春花等精品花木,自然擺放在庭院各處的庭院空間后,沉浸式的庭院植物購買體驗,讓他連連贊嘆。為讓“澧浦花木”的金字招牌愈發閃亮,澧浦鎮從造型樹、庭院景觀樹入手,推動林苗一體化省級試點落地,通過平整土地并通水通電通路,打造林業標準地,創建浙江省林苗一體化產業示范園。產業示范園以進口造型苗為主,集種植、展示、銷售、觀光于一體,構建“生態+產業”的發展新模式。此種模式不僅可以促進林地高質量發展,還能吸引全國優質苗商,實現林地效益提升帶富、村集體入股分紅帶富、產業發展商戶共富。產業示范園各個景觀園采用相對開放的設計,沒有圍墻,僅用花木做軟隔斷,像是超大型公園。建成后產業示范園將串聯周邊的積道山風景區、八仙積道共富帶、白色森林小鎮等文旅資源,以點帶線促面打造環積道山共富帶。
多元共富 織就增收致富網
清晨6點30分,“云上果園”的主播們便開始在果園里忙直播,與顧客互動選果樹。另一邊的村民則忙著補“貨”。這場小村莊農文旅產業探索的直播背后,是澧浦鎮集約化打造全鎮果苗展示平臺,特色果樹產業“觸網”的示范。“農戶+村集體+平臺”多位一體運作模式,給足了村民種植果苗、銷售果苗的底氣。據悉,“云上果園”不僅讓果樹有了好出路,還把更多的致富崗位送到村民“家門口”。裝卸工、叉車司機、物流人員、主播……平日村中的“富余勞動力”就地轉化為了“富裕新動力”。產業的興旺,不僅在于個體的發展,更在于攜手共進。為培養壯大鄉村特色農業產業,讓鄉村全面振興之路越走越寬,澧浦鎮還走出了一條以強帶弱、抱團取暖、共建共享的村際合作新模式。其中里新村和王潭頭村共建的剖蚌場共富工坊,則以珍珠蚌加工為抓手,搭乘直播開蚌的熱潮,促進了一二三產融合,為鄉村共富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。里新村黨支部書記施建富介紹,剖蚌場共富工坊帶動周邊勞動力百余人,每年為里新村和王潭頭村集體分別增收70萬元和50萬元,同時帶動在剖蚌場共富工坊工作的村民人均年增收超6萬元。
古韻新聲 千年文脈煥華彩
每逢周六,澧浦鎮鄭店村都會舉辦婺劇文化活動,包括婺劇表演、戲裝體驗、婺劇文創等內容,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感受婺劇文化。在這里,婺劇愛好者可以穿上戲裝、學習表演姿勢,跟著講解員認識婺劇中的“刀、槍、劍、戟”,沉浸式體驗婺劇文化。去年以來,澧浦鎮全力打造本土婺劇文化品牌,深度挖掘鄭店村婺劇文化,邀請市級文化特派員周玥,將年輕人喜歡的潮流元素與婺劇相結合,把鄭店村打造成一個大型的沉浸式婺劇體驗景區,讓婺劇在鄭店村“潮”出新花樣,開辟出一條戲劇賦能鄉村文旅的新道路,做到了傳統文化與當代青年雙向奔赴。鄭店村的華麗轉身,只是澧浦鎮古村綻放新機的一個縮影。在這片土地上,還有古村正以獨特的方式,續寫著新的傳奇。比如,瑣園村發揮自身優勢,依托古建筑建設非遺館、年畫館、紅色文化館、魯兵兒童文化館等各類文化展廳,打造“國際研學、瑣園范本”,以及解鎖童年寶藏玩法的小蝌蚪田園,搭起了傳統與現代、東方與西方文化交融的橋梁,吸引著無數中外游客慕名而來。
民生新曲 幸福微光處處暖
為讓每一戶符合政策的村民都能實現安居夢,2023年,澧浦鎮從村民實際需求出發,通過一根“紅線”牽兩頭的方式,制定出臺了包含引導農房梯度流轉、實施宅基地市場化分配、有序處置“一戶多宅”等內容的宅基地分配改革八條意見。隨著“八條意見”的落實,澧浦鎮宅樹塘村村民程建能和程寶云都很開心。通過農房梯度流轉,程建能把自己的磚混小樓調劑給原本住在危房里的村民程寶云,程建能則在村中獲得140平方米新建房屋的建設資格。澧浦的“幸福加碼”還藏在更多的細節里。長庚園康養中心“以老養老”,探索出了成本低、覆蓋廣、不離親、不離家的新型農村養老“澧浦范本”;“家澧人”調解機制扎根基層,調解員們穿梭在田間地頭,用鄉音鄉情化解矛盾糾紛;澧浦小學、公辦幼兒園等教育工程接連落地,現代化教學設施助力鄉鎮教育硬件升級;東溪水庫擴容、東湖水利樞紐建設高效推進,優化水利網絡體系;疏港大道政策處理完成,環鎮南路啟動建設,構建輻射周邊的交通新格局。花木搖曳,生機在每一片綠葉間流淌,見證著澧浦的步履鏗鏘。田間地頭的創新實踐,古村新城的交融共生,科技與人文的和諧共鳴,共同鑄就了這片土地的共富底色。這些鮮活的場景,證明澧浦的土地上生長的不僅是郁郁蔥蔥的花木,還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以及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最動人的注腳。(楚千會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