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共產黨人必須牢記,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。”樹牢“造福人民”的政績觀,既是賡續百年大黨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,更是破解發展難題、回應群眾期待的實踐指南。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唯有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精神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歷史擔當,方能書寫無愧于時代、無愧于人民的政績答卷。
以“民惟邦本”的初心錨定政績坐標。從“千萬工程”到鄉村全面振興,從脫貧攻堅到共同富裕,我們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。浙江省安吉縣通過“兩入股三收益”機制,讓農民共享發展成果,生動踐行了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。“治國有常,而利民為本。”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 “我是誰、為了誰、依靠誰”,堅持人民主體地位,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做到發展為了人民、發展依靠人民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。
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涵養政績品格。政績觀的“試金石”,在于能否正確處理顯績與潛績的辯證關系,不求急功近利的“顯績”,多創造澤被后人的“潛績”。從長江經濟帶“共抓大保護”的生態修復,到“三北”工程構筑萬里綠色長城,這些澤被后世的“潛功”印證:真正的政績不是曇花一現的“形象工程”,而是經得起歷史沉淀的民心工程。廣大黨員干部要不圖虛名、不務虛功,真正把力氣花在解決群眾最關心、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,把功夫下在察實情、出實招、辦實事、求實效上,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、歷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評價。只有摒棄“政績沖動”,才能避免“急功近利”,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。
以“久久為功”的韌勁書寫政績答卷。從塞罕壩三代人接力植綠、將荒漠變林海的生態奇跡,到南水北調工程歷時二十年統籌調度的“國之重器”,再到“東數西算”工程布局未來三十年的數字中國根基,無不印證“立長遠之業”需要“下滴水之功”的執政智慧。黨員干部尤需發揚釘釘子精神,既保持“一張藍圖繪到底”的戰略定力,又錘煉“一茬接著一茬干”的接續擔當,堅決杜絕“換賽道”“翻燒餅”的短視行為。面對教育改革、科技攻關、生態治理等系統性工程,要以“不破樓蘭終不還”的韌勁破解深層次矛盾,用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”的恒心夯實發展根基,讓今天的“栽樹工程”化作明天的“發展綠蔭”。
“利民之事,絲發必興;厲民之事,毫末必去。”在新的趕考路上,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,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,始終與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,想人民之所想,行人民之所囑,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,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,書寫無愧于黨、無愧于人民、無愧于時代的輝煌篇章。
(作者:王宇輝,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選調生)
